您当前位置: beat365中国在线体育  其他栏目  专题  杏坛博“疫”思政课堂

杏坛博“疫”思政课堂

杏坛搏“疫”思政云课堂十三讲《后疫情时期,教与学的转型》

发布日期: 2020-06-12 10:52:27

杏坛搏“疫” | (第十三讲)后疫情时期,教与学的转型

主讲人:邱相彬

主讲人简介:

邱相彬,教育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教育技术系主任。主要从事数字化学习、信息化教学设计等领域的研究,开设浙江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一门,出版教材一部,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2项,发表文章20余篇,曾获全国高校多媒体教学软件比赛二等奖、湖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湖州师范学院陆增庸教师奖等。



                                       后疫情时期,教与学的转型

教师的教学与转变

      认识课堂教学的“高效”与“不足”。课堂教学是师生面对面在特定物理空间里开展的教育活动。课堂教学具有一定的优势,在这个实体空间里,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学生和学习资源之间均处于一个全方位立体化接触状态,互动非常方便。从教师传授知识的角度来看,这是非常高效的;但从学习者个性化学习的角度来看,却是非常不足的。可见,通过集中讲授的方式传达教学内容,教学效率高、可控性强,但同时也存在着学习资源有限、个性化教学不足、受时空限制等缺点。

     了解在线教学的“丰富”与“限度”。在线教学是在开放的虚拟网络中进行的教育教学活动。在这个虚拟空间里,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学生和学习资源之间均通过网络进行联系交流。在线教学最大的优势是突破时空限制,资源极大丰富,优质资源充分共享。而且,在智能技术支持下,学生借助精准资源和策略推送,实现个性化的学习进度与路径。不过,在线学习永远无法替代老师的面对面指导,也缺乏同学之间现场讨论的真实体验,虚拟学习与实体学习有机结合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当我们体验了在虚拟空间与实体空间开展教学的各自优势后,我们就不会一味地排斥在线教学,也不再简单地固守课堂教学,而是思考如何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探索和开展混合式教学。作为一名教育技术专业研究者,我想提出几点看法,一是不要把在线教学只看作是“课堂搬家”的直播课,而应把讲解视频与在线练习、测验、讨论、答疑等结合起来,打造开放、互动、立体的在线课程;二是混合式教学需要精心的教学设计,线上线下教学要有机融合在一起,要深入探索翻转教学、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在教学中的应用。



                                                            学生的学习转变

       掌握“硬”知识,吸取“软”知识。教科书是经过专家学者加工整理过的系统化、结构化的内容,是学习者必备的“硬”知识。这些硬知识是前人认识和经验的总结,值得认真阅读和学习。但在这个信息快速传播和变化的互联网时代,书本知识形式略显单一、内容更新迟缓,难以满足善于接受新事物的年青学生们。对于生活在社交网络里的一代数字原住民,网络空间里的音频、视频、流媒体、VR等,成了他们喜闻乐见的“软”知识,这些软知识由大众共同生产、共同建构、即学即用,是课余学习很好的补充。

       寻找“真”知识,过滤“假”知识。网络时代知识爆炸,这给学习者带来了很大便利,但网上的信息和知识也存在真假难辨、信息冗余的问题。对于缺乏选择能力、辨别能力、加工能力、整理能力的学习者来说,可能会遭遇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因此,从一年级开始大学生就要重点培养起这种能力,善于找到对自己学习真正有用的“真”知识,不要迷失在浩瀚的“假”知识里。

       在今天这个时代,知识是永远学不完的,培养思维和能力显得更重要。大学生在学校里真正应该学会的是搜索、选择、加工、运用、建构那些能解决现实问题的知识、思维和能力。

                                                      教育体系转变

       从“标准化”教育走向“弹性”教育。今天的学校教育是工业时代的产物,它的出发点是为社会培养“标准化”人才,按部就班的程序和标准化操作是必要的。然而,今天我们已经不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工业社会,信息和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导致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类型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传统行业正在逐渐过渡到智能产业,我们亟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和教育体系。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办好继续教育,建设学习大国、学习型社会,提高国民素质。”一项对陕西省16112名大学毕业生的调查发现,就业匹配度“非常符合”、“符合”的占比不到30%。提高教育教学的灵活性、机动性,是快速变化的时代需要,也是教育变革的大方向。人工智能时代,教育格局、学习模式等都将发生深刻变革。借助人工智能深度学习、跨界融合、人机协同、智群开放的属性,建立有助于问题解决的知识结构和融会贯通的行为方式,构建终身学习社会。

       未来的教育将是一个教师与AI共同协作的时代。教师与人工智能将发挥各自的优势,协同实现个性化的教育、公平的教育、包容的教育和终身的教育,促进每一位学习者的全面发展。借助智能科技,以“教师为中心”的标准化教育将转型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智能化教育。